2007年7月13日星期五

“艺”义非凡的第一届马来西亚华文独中艺术营


2007年5月30日至6月1日,由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主办,居銮中华中学联办的“第一届马来西亚华文独中艺术营”已经于居銮中华中学圆满举办成功。举办此意义非凡的艺术营,代表着华文独中教育改革又再往前落实与迈进了一步。艺术营的宗旨是:㈠ 提倡德、智、体、群、美、劳六育并重的教育目标。㈡ 透过艺术营加强美育类学科及学会在校园内的营造与落实,进而发展出各自的校本艺术课程。㈢ 达到独中学科均衡发展,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知识能够相互平衡的发展。㈣ 达成校园艺术总体营造的工程目标。基于上述的宗旨,我们对于艺术营的规划是以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在举办的型式上分成四大类别来轮流举办之,此四大类别分别为:㈠ 视觉艺术类:主要以绘画、设计、雕塑、工艺、建筑、装置艺术、动画等。㈡ 音乐艺术类:主要以东西方音乐演奏、演唱、民族音乐、应用音乐等。㈢ 表演艺术类:主要以舞蹈、戏剧、相声、布袋戏、音像、地方戏曲等。㈣ 文学艺术类:主要以华、巫、英三种语言的小说、散文、诗词创作与欣赏等为此类别。而艺术营的最终目标将是希望独中都能全面发展出各自的校本艺术课程,之后艺术营的举办型式将转变成“艺术嘉年华”方式全面落实。
因此,第一届艺术营的型式将由视觉艺术类领先开跑。而在营会课程规划上主办单位设计了三大主题活动,其中希望传达出美术学科在教育改革中是可以扮演各学科横向交流与合作的一门重要学科,因此我们在此次活动中设计了一项活动名为“当科学遇见艺术” ,透过科学的知识结合学生的美感经验,设计一件能够承载一颗鸡蛋从四层楼高处以自由落体的方式降落而鸡蛋是完好不会破裂的,因此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必需掌握科学中自由落体的原理与知识以及美感经验,并且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一件具备实用功能与美观的作品。而在校园与社区的互动上,我们进行了一次大型的老街户外写生活动,全国350位学员同一时间在居銮的老街进行户外写生,这也许是国内第一次上百人在老街上同时进行户外写生,活动除了让全国的学生可以同时进行水彩写生的交流,同时也让校园活动延伸到社区,让社区的人也可以同时参与和感受,其另一个意义是希望学员们对乡土的认识和认知,并且传达对于古老建筑物保存和维护的重要性,因此在营会中也邀请了古建筑维护工作者张集强先生来为学员们讲述“五脚基”的史历背影以及古建筑物的建筑特色,希望透过一次知识的传导和现场的亲身体验,让学生们有更深一层的了觧。在具备了科学性的“当科学遇见艺术”的交汇,乡土历史知性的户外写生活动之后。另外还进行了一场大型的马来传统蜡染制作(Batik),让学员们学习掌握传统蜡染的技术,再借由蜡染的制作要求学员们把这几天在居銮生活的感受,透过蜡染的技法再现出心中居銮的图样,在这三大主题活动中(当科学遇见艺术、老街户外写生、蜡染再现居銮印象)我们让学员们充份的感受到理性、知性和感性美的结合。
与此同时,也为带队的老师安排了两场培训活动,分别邀请了台湾水彩画大师谢明锠教授以及陶艺作家施惠吟教授为老师们现场创作示范,两位教授的到来也为此次活动增色不少,也把很丰富的台湾经验和老师们分享,谢明锠教授长时间都在以台湾乡土老街和建筑物为作画题材,让我充份的看到台湾乡土文化透过谢教授绘画的再诠释,是多么的丰富和精彩,也让我们对于台湾的乡土文化特色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觧,这是给所有营员很好的经验传授。施惠吟教授的陶艺创作也让营员们对于台湾长期推动工艺发展留下很美好的印象,而且施教授能够立足台湾而在国际陶艺比赛屡获佳绩,让我们看到了立足台湾走向国际的很好经验传承,这是一次很好的文化经验交流,同时也让营员们获益良多。希望在未来,我可以邀请到台湾各艺文界人士的到来,和我们一起交流分享许许多的台湾文化和台湾经验。
另外一个别开生面的活动就是让学员们可以近距离的与八位艺术大师面对面促膝长谈,此八位大师都是来至国内外各艺术领域学有专精的艺术工作者,他们分别在水彩、陶艺、计算机动画、多媒体设计、水墨画、插画以及广告行销中都学有专精,透过一个较轻松的谈天方式让学员们可以依各自的兴趣与大师们交流,并从中了觧大师们的学习心路历程以及大师的创作理念。
这是一个收获满满并且意义非凡的活动,它宣告了艺术教育在独中教育体系下的重要性以及艺能科在未来教育改革路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信息科技知识的竞争是零时差的,惟有各自发展出的文化艺术才是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此站在全面培育人材的立场上,科技与文化的均衡发展是很重要的关键元素之一。
此次活动主办单位邀请了多位海内外艺术家一同共襄盛举,其中有来至台湾的谢明锠教授和施惠吟教授,国内艺术界前辈谭绍贤老师、张育南老师以及谢忝宋老师,除此之外,还有专为美国动画公司画蝙蝠侠插画的国际插画家罗建山先生、美国动画“怪兽电力公司”、“玩具总动员2”马来西亚市场行销及创意顾问陈进伟先生、星洲日报副刊专栏作家张集强先生、杜春茂先生,以及多位The One Academy艺术学院的讲师Ms.Chong Siaw Weii、Mr. Seamus Tan、Mr. Chan Kon Leong、Mr. Rico Chan,为此次艺术营带来了许多知性的、理性的和感性的内容,让活动更显的增色不少。
大会也要感谢主要赞助单位台湾侨务委员会在活动经费上的支持,让主办单位可以邀请到两位非常优秀的台湾教授来和我们一同分享丰富的台湾文化经验,也感谢许多支持此次活动的单位和人士:The One Academy、柔佛州华校董事联合会、KBU International College、Taylor’s College、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林桂兴先生、黄明治先生、赖全合先生、STABILO、居銮永春公会。在此,大会为鼓励此次营会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学校,特别增设了多项奖励如下:

艺术大奖:第一名 巴生兴华
第二名 大山日新
第三名 斗湖巴华

小组团队奖:初中组
金带奖 斗湖巴华 (郑皓妍、孙庆尧、俞亭妃)
银带奖 古晋一中 (田可亮、许恭兴、李 鸣)
铜带奖 巴生兴华 (李永达、陈勇豪、杨柔昉)

高中组
金带奖 麻坡中化 (蓝泽豪、陈志旸、陈睿渊)
银带奖 新山宽柔 (张智敏、蔡荣进、阮庭思)
铜带奖 巴生兴华 (练祈升、梁哲阳、伍鹏华)

技职美工组
金带奖 霹雳育才 (洪佩玲、王宗辉、邹训龙、杨凯川)
银带奖 霹雳育才 (许慧君、吴思薇、莫鸿钧、黄育威)
铜带奖 峇株华仁 (陈佩滇、陈泰宏、郑月雯)

个人奖:初中组
金手奖 斗胡巴华 俞亭妃 巴生兴华 陈勇豪
巴生兴华 吕世杰 芙蓉中华 董信捷

佳作奖 斗胡巴华 郑皓妍 巴生兴华 李永达
峇株华仁 林子馨 斗湖巴华 孙庆尧
巴生兴华 陈欣恩 芙蓉中华 卢靖怡
宽柔古来分校 庄智焜

高中组
金手奖 峇株华仁 黄泞敏 新山宽柔 朱颖芝
吉隆坡中华 叶庆丰 新山宽柔 蔡荣进

佳作奖 新山宽柔 阮庭恩 居銮中华 赖智觉
新山宽柔 张智敏 巴生兴华 杨淑敏
麻坡中化 陈志旸 麻坡中化 张国建

技职美工组
金手奖 居銮中华 黄健荣 居銮中华 陈瑾充
峇株华仁 陈佩滇 峇株华仁 柯棋胜

佳作奖 峇株华仁 黄文塑 峇株华仁 郑秋玲
峇株华仁 林川玄 大山脚日新 王伟樯 霹雳育才 邹训龙 霹雳育才 何茗津

没有评论: